首页 > 报社动态 > 正文

集团组织全媒体走“丝路”: 挖掘襄阳故事 凝聚发展力量

7月24日,随着襄阳日报传媒集团的9名全媒体采访人员顺利回到襄阳,历时28天、行程1.17万公里的襄阳“高新杯”随兴隆车队走丝路大型采访活动圆满收官。
        襄阳位于中国中西部接合地带,是古代“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与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并为襄阳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开发的世界新格局营造良好氛围,襄阳日报传媒集团策划了这次大型采访活动。
        枣阳兴隆镇是湖北“运输第一大镇”,大量司机常年活跃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成为发展繁荣当地经济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此次采访活动于6月28日在枣阳兴隆镇启动,采访组成员们沿着丝路的轨迹,穿越湖北、陕西、重庆、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宁夏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个节点城市,到达新疆最北的霍尔果斯口岸。其间,深入采访了货车司机、企业高管、电商领军人物等40多位有代表性的襄阳籍人物故事,采写了《丝路上有个“枣阳镇”》《打造丝路上的“工业明珠”》《小镇上的“篷布大王”》等70多组引起广泛关注的图文稿件和专题视频。为加强前后方联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均开设专栏,汉江网、“两报”微信公众号则制作专题,实时将前方记者采写的图片、文字、视频进行发布。
        为了能采访到最真实的丝路故事,采访组成员们不畏艰辛:与货车司机一起凌晨四点就起床、吃饭、上工;在地表温度超过80℃的户外坚持采访、拍摄;为了赶路曾一天行驶15小时,长途奔袭1300公里。由于很少经历这种高强度的采访,有的成员流鼻血长达一星期,有的人腹泻到脱水,有的人浑身起了湿疹…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抓紧写稿、传稿,为编辑部传回最新的资讯动态。
        为了更好地推介襄阳城市形象、宣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襄阳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的新定位,采访组还携带招商手册,有针对性地对陕西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进行了深入采访,不仅向在外的襄阳老乡介绍家乡的建设成就,而且向他们发出回乡创业的邀请。“我们是记者,我们也是使者。”采访成员、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董子川说。
        在青海西宁市,离开家乡20多年、创办了朝阳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方宏,通过记者了解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后,当即表示“只要家乡需要,随时回家乡投资创业”。在兰州榆中县定远镇从事物流信息的马伟,全家在这里定居已10多年,看到记者带着枣阳、襄阳的宣传资料,他把父母妻儿都召集过来,一页一页地翻看,认真听记者讲述家乡故事。“在我心中,中国有两个枣阳:一个在襄阳,一个在兰州!”马伟动情地说。
        曾多次沿丝绸之路采访的高级摄影师、原《华商晨报》视觉总监衡国良评价道:“这种采访既重温丝路的历史,又寻访这条路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现实意义。

[ 编辑:liu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