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焦点图 > 正文
“襄报课堂”开到尧治河大坝
“尧治河是我们提升的课堂,尧治河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9月9日,襄阳日报社总编辑顾振华带领襄阳日报传媒集团33名先进党支部的党员来到尧治河,在参观龙门口小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村级福利院、农耕博物馆和磷矿博物馆后,在红色创业基地--水库大坝开展一次特殊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襄报课堂”的形式感受和体验实实在在的“尧治河精神”。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应邀讲授党课。
修建于1996年的水库大坝,是尧治河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见证,是尧治河红色基因与精神的发源地,也是尧治河续写华章、转型发展的新起点。曾因其初建-水毁-重建三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动人故事而被世人所熟知。在庄严的齐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后,孙开林为集团党员们上了一堂以《艰苦创业 带民致富》为主题的党课,讲述了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了一方百姓的共同富裕,带领村民们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发展旅游……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现已创办集磷矿开采、精细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终于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创造了贫困、边远、高寒山村的发展奇迹。
认真听取孙开林党课讲授和集团党员代表发言后,顾振华指出,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在学习尧治河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标杆旗帜和经验做法上要先行一步,在思想觉悟和理论认识上更要独树一帜。一是要心中有感情。孙开林和村党委一班人正是因为心系百姓,始终把村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才团结带领村民创造了惊人的发展奇迹。二是要脑中有信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坚定信仰信念,真心实意为百姓谋利益。三是要手中有本领。孙开林一班人带领村民致富,改变落后面貌靠的是真能耐和真本领。四是要脚下有作风。要认准目标,苦干实干,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在报社转型发展关口,用“尧治河精神”鼓舞士气,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敢于担当,克难奋进,不断把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他表示,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更好宣传尧治河作出新的努力。
集团党员们深深被尧治河人的创业精神所打动,纷纷表示要以“讲认真,强本领,创精品”活动为契机,把尧治河“实干就是解放思想,干好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群众能吃苦,党员能吃亏,干部能奉献”的务实作风,以及“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和谐创业、科学发展”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做到挫折面前不退缩、逆境面前不悲观,想千方设百计克难攻坚勇往直前。
活动期间,集团与尧治河村党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以襄报课堂的形式共建党建教育基地,轮训全体党员。


上党课